行業資訊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全景圖譜》

行業主要上市企業:目前國內汽車芯片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四維圖新(002405)、兆易創新(603986)、全志科技(300458)、高鴻股份(000851)、聞泰科技(600745)、中穎電子(300327)、東軟載波(300183)、比亞迪(002594)

行業概況

1、定義

汽車芯片是指用于車體汽車電子控制裝置和車載汽車電子控制裝置的半導體產品。汽車芯片大致可以分為:主控芯片、MCU功能芯片、功率芯片、存儲芯片、通信芯片及其他芯片(傳感芯片為主)六大類。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全景圖譜》(圖1)

2、產業鏈剖析:汽車芯片制造為重要一環

汽車芯片的產業鏈中,上游一般為基礎半導體材料(硅片、光刻膠、CMP拋光液等)、制造設備和晶圓制造流程(芯片設計、晶圓代工和封裝檢測);中游一般指汽車芯片制造環節,包括智能駕駛芯片制造(GPU芯片、FPGA芯片、ASIC芯片),輔助駕駛系統芯片制造(ADAS芯片)、車身控制芯片制造(MCU芯片)等;下游包含了汽車車載系統制造、車用儀表制造以及整車制造環節。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全景圖譜》(圖2)

汽車芯片產業鏈涉及多個行業和企業,上游的重點企業有原材料企業東京應化、晶瑞股份、日本信越等,芯片制造設備企業晶盛機電、日立科技等,遠景制造企業臺積電、格羅方德等;

中游汽車芯片制造重點企業有瑞薩電子、賽靈思、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英飛凌等;下游的重點企業則主要為車載儀器、系統及整車制造領先企業。

整體來看,汽車芯片產業鏈的重點企業基本為國外企業,國內的領先企業數量很少。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全景圖譜》(圖3)

行業發展歷程:汽車芯片更多應用于智能領域

中國汽車半導體發展主要分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970年以前),主要以傳統車載音響喇叭及點火裝置為主;第二階段(1970-1980年),主要以動力及制動系統為主,涉及ABS、EPS等等;第三階段(1980-1990年)主要以胎壓監測、ESC、道路監測等主動安全產品;第四階段(2000年-至今)涉及到越來越多的駕駛輔助、智能座艙、新能源等系統。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全景圖譜》(圖4)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推動行業發展

汽車半導體是汽車的核心部件,持續的政策紅利推動行業快速發展。半導體廣泛分布于汽車的各個控制及電源管理系統,是整車機構部件的“大腦”,協調汽車的正常駕駛功能。為了促進汽車半導體產業的快速發展,彌補國內相關產業的不足,國家持續密集發布了一系列關于汽車半導體的政策法規,支持汽車半導體行業不斷完善產業鏈和持續實現技術突破,為產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全景圖譜》(圖5)

行業發展現狀

1、電動車功率半導體使用量大幅提升

根據Strategy Analytics數據,在傳統燃油車中,MCU價值占比最高,達到23%;其次為功率半導體,達到21%;傳感器排名第三,占比為13%。

而在純電動車型中,功率半導體使用量大幅提升,占比最高,達到55%,其次為MCU,達到11%;傳感器占比為7%。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全景圖譜》(圖6)

2、新能源汽車的芯片使用量要普遍高于傳統燃油汽車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介紹,現代化汽車的車載芯片數量越來越多,并且新能源汽車的芯片使用量要普遍高于傳統燃油汽車,預計2022年,中國傳統燃油汽車的汽車芯片使用數量為每輛車934顆,中國新能源汽車平均芯片數量將高達1459顆。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全景圖譜》(圖7)

根據2017和2022年的車輛搭配的芯片數量,取兩者平均數來測算2020年我國每輛汽車搭載芯片數量,即每輛傳統汽車搭載芯片757顆、每輛新能源汽車搭載芯片1136顆。依此估算出2020年我國汽車芯片需求量約為196.13億顆。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全景圖譜》(圖8)

3、中國汽車芯片進口依賴度較高

由于設計、生產等方面的技術差距較大,至今我國未形成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汽車芯片供應商,在汽車芯片領域的市場份額較低,整體來看,我國汽車芯片進口依賴度高達95%左右,缺芯背景下海外汽車芯片廠商供應短缺增加了國內廠商的供應鏈導入機會,汽車芯片國產替代進程有望全面提速。我國汽車芯片產業鏈上已逐步涌現出以斯達半導、北京君正、士蘭微、韋爾股份、聞泰科技等為代表的具備競爭力的企業。我國汽車芯片優秀企業有望借行業景氣周期與國產替代共振迅速崛起,縮短在各領域的主要差距并不斷提升自主率。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全景圖譜》(圖9)

從我國汽車芯片的市場金額規模來看,中國汽車用芯片進口率高達95%,先進傳感器、車載網絡、三電系統、底盤電控、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自動駕駛等關鍵系統芯片均被發達國家企業壟斷,導致我國汽車的芯片成本費用一直較高。據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介紹,我國汽車芯片的費用,2019年約400美元/車,2022年將達到600美元/車,由此估算2020年在467美元/車左右。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全景圖譜》(圖10)

4、中國企業產品基本覆蓋所有汽車芯片種類

目前,中國企業汽車芯片產品基本覆蓋所有汽車芯片種類。在MCU芯片方面,2020年中穎電子產量6.34億顆,東軟載波產量2.89億顆;在存儲芯片方面,兆易創新存儲芯片產量26.58萬顆;在模擬芯片方面,思瑞浦產量8.34億顆,新??萍籍a量1.25億顆。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全景圖譜》(圖11)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廣東企業數量最多

從我國汽車芯片制造企業區域分布來看,我國汽車芯片制造企業主要分布在東部和華南地區。其中,廣東省汽車芯片制造企業數量最多。西部地區企業數量較少。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全景圖譜》(圖12)

2、企業競爭:聞泰科技成為國內最大的汽車半導體公司

近年來,我國企業通過收購,將海外優質汽車半導體資產進行整合,為國產替代打開成長空間,成為我國汽車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而部分在消費級半導體領域做強做大的成熟企業,也在逐步開拓車規級市場的業務。同時部分國內傳統汽車廠商也開始注重產業鏈上下游延拓,積極布局汽車半導體產業。另外在ADAS、智能網聯這些汽車半導體新興領域,國內汽車半導體初創企業不斷涌現。外部收購、成熟企業布局車規半導體業務、以及新興領域創業,成為目前支撐我國汽車半導體發展的主要路徑。2019年,聞泰科技收購安世半導體一舉成為國內最大的汽車半導體公司。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全景圖譜》(圖13)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進口替代&汽車電動智能將來單車半導體價值量顯著

目前國內在半導體領域有所突破,雖然在汽車級半導體仍處于弱勢地位,但是在家電、工業等領域逐漸實現進口替代。在汽車級IGBT領域,比亞迪取得突破。斯達半導部分產品應用于新能源車領域。這些是中國在汽車級半導體領域獲得突破的跡象。此外,國內上市公司通過資本運作,收購整合全球主要半導體企業,比如聞泰科技收購安世半導,韋爾股份收購豪威科技。通過并購疊加內生發展,中國汽車級半導體有望獲得大的突破,實現進口替代。相關汽車半導體企業有望深度受益進口替代&汽車電動智能帶來單車半導體價值量顯著提升機遇。預計到2026年,我國汽車芯片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88億美元。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全景圖譜》(圖14)

2、芯片集成將引領自動駕駛發展進入縱深

未來,我國汽車芯片行業將呈以下發展趨勢:

預見2022:《2022年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全景圖譜》(圖15)


聯繫我們

Contact: 研創電子

Phone: 13424273378

Tel: 0755-83254321

E-mail: kolayuan@yanchuanggroup.com

Add: 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崗頭社區天安雲谷產業園二期11棟1311號

欧美同性猛男GAY免费